
这事儿有点拧巴,我听完特朗普那段采访,脑子里就冒出这么一句话。前脚刚放话说要对中国商品加收100%关税,一副要拼到底的架势,后脚就在白宫坦言,这政策不可持续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口误。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,就像一个拳手,刚摆开架势要出重拳,却又小声嘀咕自己胳膊疼。这背后藏着的,不是策略,而是焦虑,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。他说出了那句全新的定义: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。九个字,听起来狠,但咂摸一下,更多的是无奈。想当年,他还只是把中国称作竞争对手,这才几年,称呼就升级了。
这种升级,不是因为他更强了,恰恰相反,是因为他发现老办法不灵了。贸易战打了这么久,期待中的妥协没来,等来的却是华为的自研芯片,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满世界跑,甚至C919大飞机也飞上了天。封锁和打压,反而成了催化剂,这恐怕是他们没算到的一笔账。
所以他开始找原因,翻箱倒柜地把尼克松给揪了出来。怪他,都怪他五十年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,才有了今天这个强大的敌人。这种甩锅给历史的逻辑,听着有点可笑,更像是一种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情绪发泄。好像只要找到一个最初的错误,就能让自己现在的困境显得不那么狼狈。
现实的困境是实实在在的。美国财长贝森特满世界跑,呼吁盟友们一起上,结果呢?应者寥寥。澳大利亚甚至直接摆手拒绝。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,在全球化的今天,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翻脸,代价谁来付?那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官员们,更是人精,美国的政治算盘,他们不想也不会跟着打。
最微妙的,还得看台湾地区那位新当选的国民党主席郑丽文。她那句我是台湾人,也是中国人,让想打台湾牌的人,手里能出的牌一下子少了好几张。这反映出一种趋势,一种厌倦了对抗,渴望和平与发展的民意。
这一切都让那个100%关税的威胁,听起来更像一句气话。特朗普自己也清楚,这板子真打下去,疼的不仅是中国,更是美国自家消费者。有数据估算过,普通家庭一年可能要多掏近两千美元。这种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的买卖,连他自己都承认不可持续。
一个强大的敌人。这九个字,与其说是威胁,不如说是一声长叹。承认了对手的强大,也就间接承认了自己的力不从心。当牌桌上的筹码越来越少,能做的,或许就只剩下指着五十年前的历史,发几句牢骚了。
所以,这究竟是一种精明的战略调整,还是一种无计可施下的胡言乱语?
股票融资50万一天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